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M6米6体育app下载
广安区凝心聚力绘就农业好“丰”景
来源:M6米6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26 00:09:41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2024年前三季度,广安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同比增长2.8%;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7%;完成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6.9万亩,完成小春播面31.12万亩、产量6.55万吨;大春播面70万亩、预计产量30.92万吨;出栏生猪52.37万头,能繁母猪保有量4.2万头;招引农业项目103个,总投资7.25亿元……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广安区依托新质生产力,坚持“六化理念”,重点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绘就农业新“丰”景的真实写照。

  近日,记者在浓溪镇围子村看到,经过整治的农田规整连片,机耕路和水渠纵横交错,翠绿的油菜苗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3年,围子村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调型土地1350亩,新建蓄水池1个,新建渠道200米,新建机耕道3800米。”围子村党支部书记彭先祝介绍说。

  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说起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好处,彭先祝打开了话匣子:“最直观的好处,是路好走、水好排了。”他说,以前围子村的田间都是土路,下雨泥泞,人走都费劲,更别提农机进田。自从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田块平整,机耕道宽敞,沟渠排灌畅通,不仅下田干活方便了,还方便了机械化作业。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每亩地可节省本金300元左右,机械化作业既能减少人力降低劳动强度,还能保证播种质量,极大提高种植效率。”种粮大户黄俊腾如是说。去年秋季,他的农场每亩稻谷产量1300余斤,如今又种了800亩油菜,预计稻谷和油菜产值可实现180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还补上了灌排设施不足的短板,增强了农田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浓溪镇村镇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负责的人介绍,该镇因地制宜,采用水田弯取直、低台地陡放缓、高台地坡改梯整治等方式,配套建设“蓄、引、提、灌、排”等末级小微水利设施,显著改善了土地耕种条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不仅补齐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村民们的种粮积极性和粮食产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2024年,围子村每亩水稻平均增产200斤,村民人均纯收入提高400元。

  围子村全力筑牢良田“耕”基,只是广安区积极开展“天府粮仓 百县千片”行动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粮油产业高产示范再创新高,广安区已建成优质粮油基地22.5万亩,培育适度规模优质粮油业主354个,全年粮油播种面积82.8万亩、产量33.87吨。此外,持续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合作,邀请专家团队现场指导30余次,建成水稻十万亩绿色高产片1个、千亩展示片13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5个。其中,在千亩展示片和百亩超高产攻关片中,亩均产同比增幅分别是40.2%、57.2%。

  2024年12月25日,在位于花桥镇冲锋村的广安区“稻田+”智能水产良繁基地厂房,一个个硕大的养殖桶整齐排列,工人正忙着清洗孵化池,检查卤虫卵孵化情况。而在另一边的孵化池里,密密麻麻的鲈鱼苗正在池中畅游。

  “今年7月,基地首批投放养殖了20万尾鲈鱼,目前已是第4批,别看鱼苗现在很小,但经过细心养殖,最大可达20斤。”广安市大胃王稻渔种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刘保说。

  该基地占地面积约15亩,包括亲鱼培育车间、孵化车间、育苗车间、标苗车间、生化水处理车间、尾水处理车间等,并配置相应设施。主要养殖鲈鱼苗、鳜鱼苗,配套稻虾、鲫鱼苗、鲤鱼苗等,基地年产量可达2亿尾,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

  刘保说,基地利用物联网技术,配备智能展示中心、智能控制中心、本地端控制管理系统等,搭建起产学研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积极发展低碳循环、设施智能渔业,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生产区。

  不止于此,在距离“稻田+”智能水产良繁基地不远处的花桥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里,广安区农业大数据指挥中心“忙”个不停,通过卫星遥感回传信号,大屏幕上不仅展现出了竹林村230亩土地的实时影像,还有经营主体、生产规划等相关信息。

  在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园区建设方面,广安区落实资金持续加快建成“一核多园”的四川广安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园区。力争用3年时间在协兴镇、浓溪镇和花桥镇,打造集综合服务、企业孵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和产品营销于一体的科技园区总部核心功能区。

  在水稻育秧方面,广安区建成9个工厂化育秧中心。推广川康优丝苗等“稻香杯”优良品种24个,水稻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育秧等实用技术12项,良种良法覆盖率达98%以上。

  在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广安区全面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区级中心+片区分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协办员”四级体系,建成片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个,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1个,配置大中型农业机械257台(套),年服务面积130余万亩次,综合机械化率75%。

  此外,该区已建成烘干中心20个、配置烘干设备84台(套),日烘干能力2400余吨。

  “实现产业化经营与提供社会化服务,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广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广安区已规划北部优质粮油、中部种养循环、南部农文旅融合和龙安柚特色产业“四大片区”,助力乡村发展。

  日前,记者在浓溪镇全民村7组村民李德福家看到,改造后的卫生间,干净整洁,墙上和地上均贴着瓷砖,厕所内洗手台、蹲便器、冲水马桶等一应俱全。

  “以前的旱厕,夏天蚊蝇乱飞,上完厕所后还需要人工冲水,很不方便。”李德福说,改建后的厕所干净、卫生,蚊蝇没有了,气味也不难闻了,用起来十分方便。

  “我们通过建设‘3+2’五格池,实现厕污共治。”浓溪镇工作人员李明志介绍说,五格池深不少于1米,两个厌氧池、一个贮粪池、一个隔油池、一个湿地池,大多数都用在处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包括黑水(厕所粪便污水)和灰水(洗衣水、洗澡水、洗碗水等污水)等。经过五格池处理后的黑水和灰水在减少有害物质后,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减轻环境污染。

  建设围墙、刷腻子粉、绘制墙体彩绘……近日,来到石笋镇顺利村,只见工人们正在“改造”村民的房屋。

  “去年10月,我们村正式启动试点示范村建设项目,预计今年1月中旬全面完工。”顺利村党支部副书记柏林梅说,主要对村民的房屋进行风貌改造,包括修建仿古文化墙、外墙刷白、绘制墙绘、翻新沟渠、新建文化广场等,致力于打造形象良好、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泊油路、景观树,再加上家门口的小花坛,这样的生活环境真是太巴适了。”漫步在协兴镇五一新村,整齐划一的小洋房间有绿植点缀。对于村落的变化,村民姜兴莲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2024年以来,广安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有序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镇、村建设,包括大龙示范片与龙台镇全域示范乡镇各24个项目,“核心示范、多点带动”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宜居乡村建设层面,广安区统筹资金2.01亿元,建设项目58个,其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1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17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2个。

  “厕污共治”建设方面,除“三个暂不改”(长期即超半年无人居住、本人承诺没有改厕意愿、3年内有搬迁计划)以外,广安区已累计完成700余户,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项目区农户满意度达90%以上。

  近日,来到花桥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连片的油菜与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平整干净的产业道路,构成一幅美丽的冬日田园画卷。

  从2023年开始,花桥镇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金色广安·春归花桥”油菜花季活动,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油菜花海里邂逅春天。“2024年,共吸引游客70余万人次,承接坝坝席4500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附近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花桥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说。

  近年来,花桥镇以“花”为媒,建成覆盖11个村、面积达2.5万亩的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推动油菜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深层次地融合。融合音乐、时尚、非遗、美食等元素,开展了花田旗袍秀、万人坝坝席、啤酒小龙虾音乐会等11类数十场精彩活动,吸引游客超5万人,消费小龙虾4000余斤,带动餐饮住宿及娱乐业发展,拉动了场镇经济稳步的增长。“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活动形式,增加田里拔河等游戏项目,以土特产为竞赛奖品,让活动更有‘乡村味’,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李林森说。

  去年5月,大龙镇黄桃产销会,仅3天时间就吸引了1.2万名游客,8名业主线万斤。

  目前,大龙镇共发展桃子产业7000余亩,其中,早熟黄桃约3000亩。“黄桃每年5月下旬开始上市,到6月上旬可完成采摘,在满足本地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同时,还销往贵阳、重庆、成都及西昌等地市场。”业主彭小勤说。

  “近年来,通过政府‘搭台’、业主‘唱戏’,有效提升大龙镇黄桃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大龙镇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大龙镇强化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指导,不断的提高鲜桃品质,全镇形成了“春赏桃花、夏摘鲜桃”的格局,通过发展桃子产业,鼓起业主和群众的钱包,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作为广安区的名特产品,龙安柚以其肉嫩、汁多、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去年11月上旬,安逸走四川·广安“柚”相见——全国“和美乡村”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协兴镇牌坊村开幕,“央视三农”全网矩阵、国家公共文化云、四川公共文化云等中省平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和系列推介,线万人次。

  近年来,广安区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向“资产资本资金”转化,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动“旅游+”战略和品牌产品研究开发,助推产业升级和经济稳步的增长,让乡村既有“看头”更有“赚头”。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场激烈的“竞速跑”,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进入2025年,广安区将锚定目标,铆足干劲,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管、用”,以科学技术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乡村振兴的沃土,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推动实现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上一篇: 2015-20年中國隔油池行業市場發展远景研讨報告 下一篇: 2025横琴口岸广场(珠海)官方网站丨房价_户型图_规划图_平面图

M6米6体育app下载电 话
m6米乐网址地 图
M6米6体育app下载分 享
米乐体育官方邮 件